✎网贷伤害了多少人?
说起网贷,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网贷已经成为很多透支消费和周转的新兴渠道。 当然,不少大平台也开始进军线上消费金融。 主要原因是其客户群大,申请门槛低。 入驻条件这么简单,有需要的客户当然愿意借钱。
看似方便快捷的网贷网贷,却被95%的申请者痛恨。 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表示,如果回到过去,绝对不会碰这东西!
而且,网贷真要人命的新闻屡见不鲜。 曾经疯狂的网贷如何变成毒瘤般的“网病”?
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一下中国网贷的发展史。
网络借贷的历史
起源于英国 发展于美国
1983年:“小额信贷的银行家”、“小额贷款之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创立格莱珉银行,这就是P2P网贷的雏形
2005年,全球首个P2P网贷平台Zopa在伦敦上线。 首次提出“抛弃银行”的交易理念。 借款利率乃根据信贷评级厘定。
2006年和2007年:美国先后出现Club和Zopa两个P2P平台。 他们在Zopa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创新,但总体思路是打破银行模式,打造更自由的借贷模式
中国网贷孵化成长期:2007-2011
2007年6月18日:拍拍贷成立网贷百科,作为信息中介,纯线上信用经营,不提供任何担保。
2009年:拍拍贷资深投资人周世平无法接受拍拍贷没有立即还款,没有贷后管理。 创立红岭创投,开启平台本金推进模式,打破P2P信息中介定位。 2009年P2P行业交易数据有所好转,交易规模首次突破千万大关。
2010年:人人贷的成立开创了风险准备金模式,P2P在刚性支付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此时,整个网贷行业的平台还不到40家,交易规模却同比增长了10多倍,首次突破1亿大关。
2011年:第一家银行背景的P2P平台陆金所成立,行业首家第三方门户网贷也正式上线。 此时,网贷平台数量增加到近百家,贷款余额首次突破1亿,有效投资人约1万人。
野生生长期:2012-2014
2012年7月:团贷上线,标志着一些有私人线下借贷经验并关注互联网的创业者开始尝试搭建P2P网贷平台。 这些人有民间借贷经验,打破了以往纯线上的经营模式,采取线上融资、线下借贷的模式。
2012年11月:红杉资本数千万美元投资拍拍贷,彻底改变了中国P2P网贷行业,人潮开始涌入。到2012年底,P2P平台数量迅速增长至200家左右,年交易规模首次突破百亿
2013年:政府和市场对网贷行业高度重视,网贷进入井喷式快速扩张期。 今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金融元年,中国网贷行业逐渐形成了有效的风控体系。
2013年9月-12月:中国P2P网贷行业迎来第一波倒闭潮。
截至2013年底,中国P2P平台数量已从约240家增加到800家,交易规模超过1000亿。
2014年3月5日:互联网金融首次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自此互联网金融连续五年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8月:红岭创投董事长周世平自爆身负1亿元呆帐,大标模式开始引发争议。
2014年底:中国P2P网贷行业新增平台900余家,平台总数达到1575家。 贷款余额突破千亿,平均年化利率由20%左右下降至17.86%。
去糠存糠周期:至今
7月18日,十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网贷行业告别“无人监管”时代。
同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了P2P网贷平台在借贷关系中的担保责任。
12月3日:融资规模超700亿元的E租宝遭遇暴雷,受害国遍布31个省市……这一事件震惊全社会,P2P口碑跌至冰点。
:网贷行业新增平台1862家,正常运营平台2824家。
8月24日,四部委联合印发《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对12个月的过渡期作出安排,提出了不可触及的“13条红线”,这是行业监管初步思路形成的标志性事件。
11月:网络出现名为“借贷宝10G裸条”的压缩文件,涉及167名涉案女性的“裸条”和不雅视频。
11月28日:银保监会、工信部、工商局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指引》,P2P网贷行业启动备案旅行。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国相互金融协会发布涉及96项指标的“史上最严披露”。 ,新增平台1106个,正常运营平台由2824个下降到1625个。 行业历史累计规模突破3万亿元,贷款余额翻番至8162亿元,年末平均利率由13.29%下降至10.45%左右。
2月23日,中国银监会官网正式公布《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
8月:银保监会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形成网贷行业“1+3”体系。
7月初:央行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整治工作的通知》显示,整改验收期限延长至6月底。
截至12月31日:正常经营企业仅1931家,贷款余额超万亿元,达1.22万亿元。
上半年:网贷行业正在积极准备6月底的备案受理期限。 行业截止日当天,有消息称备案将延期。
6月中旬:继唐小僧的暴雷之后,P2P的暴雷接踵而至。
截至7月31日: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1645家。
从上文回顾的中国网贷发展时间线来看,我们可以同步到网贷申请人入坑的时间线。
下半年政策调控出台前,网贷很轻松。 基本上,你可以用手机和身份证借钱。 而且,对于很多有长期贷款或者代贷的人来说,还可以借到别的平台,所以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背后风波的风险。
监管启动以来,不少平台开始“套路”,只能还贷,再借出去更是难上加难。 于是,在平台火爆的同时,不少借款也开始逾期。
在所有网贷申请人中,95%的网贷申请人认为网贷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了伤害。 如果没有网贷这种东西,那他们肯定不会借钱还钱,也不会认真起来。 亲戚朋友间的老赖!
就算出现什么问题,也不是一巴掌就能拍死的。 有人认为不是网贷的问题,而是借款自己没有自制力!
但真的是这样吗?
很多借贷平台的广告都非常诱人,比如“日利率低至0.03%”、“借款月利率仅需3.6元”等等,看似利率很少,其实不然清楚借了多少利息。 广告是这么说的。 事实上,实际借款后才发现还有额外的费用,比如账户管理费、审查费、认证费等类似费用。 这些费用不是小数目。 比如某平台借款1000元,月息4.3元。 乍一看利率很低,但是管理费是195.7元,放贷时先扣除利息和管理费,也就是实际借到的1000元只有800元。 一个月后还清1000元。 更何况1000元的期限是14天,费用是110元!
在这样的平台中,不乏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平台! 借十万,加上利息,所谓的管理费能达到一万多!
回到上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在借款之前的文章《网贷:网贷强制后的美好借款》中也有提及。 对老百姓来说,不像贫苦农民,需要钱的时候被网贷的诱人广告吸引,没有钱的时候像地主一样讨债。 说白了,是借款犯了错误,但这么大的一个群体,却犯了同样的错误。 那些投机平台不是更严重吗?
去往彼岸的路上,有曼陀罗花的诱惑,也有冥界众生的丑陋。 只有那一碗忘忧汤,才能明白内心的平静,才能畅通无阻地到达彼岸。
三玖有卡 是国内权威的金融财经门户网站,提供专业的贷款问答、信用卡知识、网贷口子、手机租赁等专题文章;致力于提供专业的贷款知识及信用卡提额攻略;每天更新热门贷款口子、网贷口子、信用租机、网络贷款平台等小额贷款产品最新资讯,轻松满足你的借贷需求。
原创文章,作者:三玖有卡,凡注明 “原创”之作品,未经三玖有卡书面授权,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均不得转载、摘编或者采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已获书面授权,转载时请注明出处:https://999u.cn/257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