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汽车行业出现两大热点,一是汽车销售市场整体低迷,二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火爆。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虽然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能源汽车尚需时日,但电动汽车将取得怎样的成就,目前还不得而知。 但就在我们势不可挡地进入新时代之际,汽车行业的变革已势不可挡。 环保节能的新能源和使驾驶更加人性化、舒适化的智能化改造将成为新时代汽车产业发展的两大方向。
对于传统汽车行业来说,这两大变革将是颠覆性的。 甚至会对原有的世界汽车产业格局产生积极影响。 看任何一个行业,都要学会尽可能用全球视野去观察和思考。 毫无疑问,一个行业的转型取决于时代的进步。 但是变化的速度,如果我们用逆向思维去分析,我们发现根本原因还是取决于终端客户接受的速度。
影响客户接受速度的主要原因包括:国家政策宣传引导、产品竞争力和产品配套服务的完善程度。 也就是说,国家首先要支持,告诉消费者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让客户有信心。 那么,经过最初的混战和试错,核心企业的核心产品需要体现出自己的优势。 也就是说,要让客户有一个接受的理由。 这是核心。 最后,决定行业发展稳定性和速度的是配套服务的完善程度。 我们还是以新能源电动汽车为例,比如充电设备的建设、电站的建设、车辆专用保险、金融解决方案,甚至是不同解决方案的延伸和扩展,逐渐延伸到车辆的生命周期.
也就是说,我们最初的布局和逐步的发展规划,都是为了向终端市场呈现一个完整的生态。 它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大概需要的时间和节奏,我们是如何一一规划和实施的。 计划越清晰,行动越到位,未来就会越清晰。
回到现实,我们发现新能源汽车已经开始慢慢颠覆原有行业的认知。 让我们总结一下。
首先,对于整车厂来说,面临的不仅是技术革命,还有生产、销售、服务整体模式的革命。 因为新能源方向还不稳定,越来越智能化的汽车必然会导致个性化定制的发展,所以传统的批发零售经销商模式已经不适用了。 严格来说,主机厂已经从原来的出行设备制造商升级为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出行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其次,原有的经销商也在进行一场变革。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像最早的经销商只卖汽车,逐渐发展到提供售后服务,然后才开始提供金融服务。 新能源汽车时代,经销商彻底变成了服务商。 与厂商合作,为消费者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实施、优化、反馈、升级等功能。 这种综合能力对经销商的要求更高,必然导致经销商整合、优胜劣汰。
至于后面最终会是什么样子,不是我们今天关注的范围。 任何模式都是市场优胜劣汰的结果,各有优缺点。 我们个人的眼光和认知是比较有限的,所以我们尽量不要对未来做出太多武断的判断。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 在特定的时空中,只能说:存在即合理。 归根结底,检验各种模式最有效的方法是看消费者是否愿意为它买单。
简单分析完汽车市场的变化,我们还是要回到我们的话题——汽车金融领域。 汽车金融作为汽车产品最重要的衍生产品,势必与汽车市场同步变革。 同样,这些变化都将对汽车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
众所周知,金融的本质是风险管理。 最有效的表达方式是业务与风险之间的有效平衡。 我们所有的规章制度、管理流程和产品设计,最本质的底层逻辑就是有效地识别、预防、分散和控制风险。 考虑风险成本和收益的平衡。 当然,在不同的市场阶段,销售需求不同,风险管理的比例也会略有不同。
但一切都保持不变。 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的管理工作,是整个业务链条、全过程的有效协调。 重点在“全”字上,也就是我文章中经常提到的风险管理的两个体系。 姑且称之为传统风险管理体系,就是说风险管理体系和规范完整有效,实施计划可操作。 另一个就是我们所说的主动风险管理系统。 即通过为客户提供一系列的增值服务,以及全流程的高效协作和主动的风险管理意识和服务能力,为客户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这目前正在证明其在商用车金融领域的重要性。
新能源汽车金融与传统汽车金融一样,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现阶段产品还不成熟,必然导致风险发生的概率增加。 而且,市场已经形成了需要为消费者提供整套解决方案的特点。 这将迫使产品供应商做出改变。 在融资租赁领域会更加明显。 也就是说,必然会强化融资租赁公司在融资之外对物业管理的重视。 对租赁商品进行有效管理,不就等于为消费者提供了有效的整体解决方案吗? 一方面,客户没有后顾之忧,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提前做好了预案,必然会降低整体风险水平。 因此,任何新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会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另一方面会倒逼产品供应商的进化。
对我们来说,需要根据行业特点、产品特点、客户痛点,形成整体解决方案,搭建或搭建合作平台。 完善的服务体系组织逐渐成为我们的标配,是风险管理体系的升级版。 道理是一样的,就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强调的风险在于疏通,而不是一味地堵。
这种变化的发生也对传统金融机构的模式、人员和组织架构提出了挑战。 简单来说,“金融机构的投行”不仅需要强大的金融专业知识,还需要对汽车领域和客户群体的特点有深入的了解。 风险管理被彻底放大,成为一个庞大的风险管理网络。 真正意义上实现全员风险管理的目标。
风险管理并不要求我们有多么强大和强大,而是要求我们每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认真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这样就完成了,大部分的风险都解决了。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风险管理系统实际上就是运营管理系统。
殊不知由于市场和产品的变化,客户需求的变化,导致汽车市场或汽车金融市场出现了新的产业模式,即整体解决方案的规划者和提供者。 从金融的角度,也可以暂时归类为资产管理平台,或者资产运营管理平台。 看到这里,你信不信我之前说的,商用车融资方式一直都比乘用车融资方式先进很多?
或许现阶段,企业最头疼的就是管理问题。 整个业务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从业人员结构的变化,必然会从单一的金融人才向多种专业人才聚集。 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人事管理汽车金融,或许才是检验这个大网实力的标准。
写到这里,心情有点激动。 风险管理系统和整体解决方案写了五六年,直到近两年才逐渐被市场理解和认识。 似乎任何事情的进展,都是需要条件的。 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哪怕是太超前了。 唯一遗憾的还是,有了这些理论,我一直没能有机会亲身实践。 至少到目前为止,这是我的一大遗憾。
希望星象中提到的水瓶座时代的到来,也能给我带来一些新的变化。 我们力争江湖见缘。
汽车金融,只有金融,不,你已经out了。 你要成为一个综合服务商,你不想改变,为什么不试试呢?
三玖有卡 是国内权威的金融财经门户网站,提供专业的贷款问答、信用卡知识、网贷口子、手机租赁等专题文章;致力于提供专业的贷款知识及信用卡提额攻略;每天更新热门贷款口子、网贷口子、信用租机、网络贷款平台等小额贷款产品最新资讯,轻松满足你的借贷需求。
原创文章,作者:三玖有卡,凡注明 “原创”之作品,未经三玖有卡书面授权,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均不得转载、摘编或者采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已获书面授权,转载时请注明出处:https://999u.cn/255935.html
评论列表(1条)
[…] 央行主管报纸《金融时报》近日就如何兼顾实体经济、防范经济下行问题,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主任赵长文。风险。 赵长文指出,要警惕居民贷款特别是个人住房贷款的快速增长。 从纵向看,银行体系房地产风险暴露仍在增加,这是比近期不良贷款率上升更需要关注的潜在风险。 […]